发现·博山人 | “不正经”的搞怪网红,其实很“正经”
速览淄博 | 2024-06-27 14:41:04 原创
打开博山女孩李眉楚的抖音主页,她扎着丸子头,身穿洛丽塔服饰,“甜美外表”下说着一口博山土话,憨直泼辣的性格格外吸睛。这名全网拥有粉丝数30W,占据淄博同城短视频热点流量的“搞怪女孩”,她的生活,其实不仅仅只会“玩抽象”。
返乡青年“破解”流量密码
初见李眉楚,她内向、拘谨、安静,和视频里完全判若两人。
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,本身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她,在毕业时意外踏入了新媒体行业。一路打怪升级,从给探店主播当拍摄、剪辑,再到珠宝直播行业的运营、投手,后来还创建自己的自媒体账号。
2023年上半年,淄博烧烤火爆出圈。彼时的李眉楚,还在济南某MCN过着普通打工人的生活,每天在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的“两班倒”中苦苦挣扎着,无休止的KPI让她身心俱疲。
“大家好像只知道淄博烧烤,却不知道我的家乡博山更是宝藏。”这些年来,奔波辗转于上海、杭州等一线城市,李眉楚已经在新媒体行业积攒了不少知识和经验。如今家乡的出圈,也让她萌生了回到博山做自媒体创业的想法。
“咕噜咕噜锤,咕噜咕噜叉,咕噜咕噜一个变成仨……”回到博山,李眉楚知道,做账号要先立人设,而营销账号主角的反差感最容易获得流量。在经营自己的账号时,“甜妹外表+博山土话”的反差设定,加之淄博烧烤流量的助攻,确实为她在初期吸引了一波流量,并迅速在淄博本地内获得了一定知名度。
“反差”让人有探索欲,能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,但这种无厘头的搞怪视频风格,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。“现眼包”“哗众取宠”这些不好的标签都曾被打在她的身上,甚至在她自媒体后台的私信里,都有着来自网友数不清的负面评论。
一次在博山街头,她被一对母子认了出来,但对方的态度却很不友好。“看见了吗,你可得好好学习,长大以后可不能学她。”孩子母亲略显不屑地说。听了这番话,李眉楚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无厘头达人的“正经人生”
成绩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,“网红”也不例外。没有哪种职业、哪份工作轻轻松松就能站到“金字塔尖”,拍短视频,背后也少不了吃苦耐劳、深度耕耘的准备,以及不断去闯去试的艰辛。
“咱博山话,故意叫嘚为,稀饭叫啥哈,偶尔叫掩忙……”被质疑说的不正宗的博山方言,其实是她做足功课、不断模仿的刻意为之。几期爆火的《博山话教学》短视频,虽然言语间充满调侃,却反映了博山人敞亮豁达、逍遥大度的生活态度。
如果说立人设、做话题、蹭流量是为了积累粉丝,那么有一定粉丝量之后的变现,才是大多数自媒体人的终极目标。可是反观李眉楚的账号,在运营一年之后也并没有开启几次直播带货和探店引流。“挺多时候,我不大愿意去挣普通人的钱,还不如去拍大公司的广告,挣他们的钱呢。”
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,是江北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。2023年9月,源泉镇猕猴桃基地陆续开园采摘,镇政府首次邀请本地头部网络达人,以电商直播方式为上市的猕猴桃拓销路,李眉楚就在邀请之列。
酷暑天气,在猕猴桃林里,用自己的抖音账号直播公益卖了半个月的箱装猕猴桃,同时在线人数最多600余人,卖出了近1000单,每单近40块,李眉楚做的是义务服务。
自返乡后,她不断为博山这座小城寻热点找流量,发布《挑战在鲁菜发源地博山吃一天》系列视频,认真回复每一条关于博山美食打卡地的评论;在淄博烧烤爆火时,去火车站搬水送水,还免费送自己亲手画的“博山话”主题明信片;摆文化地摊,现场宣传博山悠久厚重的陶琉历史文化……2023年,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还聘请李眉楚为“博山文旅推荐官”。
“我们出去打拼,并不是为了离开家乡。”看到李眉楚在家乡发展得好,她的不少同学朋友也回到了博山发展。李眉楚说,她想早日攒够钱,在博山这座小城开启自己的“青年养老院计划”,让更多年轻人知道、爱上这座文艺、悠闲、美味又独具风情的山城。
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雨桐 韩凯
责任编辑:孙亚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