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建在“链”上!潍坊“四个精准”赋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
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4-06-15 18:43:31原创
6月10日至14日,潍坊市委组织部、市发改委在上海交大联合举办氢能产业链加速培强壮大专题培训班,深入贯彻市委“一七五一”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,聚焦“五大比拼”、打好“五大攻坚战”,对标先进,补强短板,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链条,更好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潍坊市氢能产业链链长、市政协副主席王富带队,市氢能工作专班和县市区发改部门分管负责人,重点氢能企业负责人参加。
精准选定培训人员。既注重培养服务氢能产业发展的干部队伍,也注重培养干事创业的氢能企业家队伍,实行干企同学同训,强化合作交流,共同提升。紧紧围绕氢能产业补链、强链、延链,选调市氢能工作专班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发改部门具体分管负责人29人,选调氢能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企业负责人21人,既有潍柴动力、豪迈机械、奥扬科技、同时有新材料等氢能装备生产制造企业,也有山东海化、华电潍坊、三峡新能源等氢气制备企业,还有山东高速、潍坊港、港华燃气等加氢、用氢企业,覆盖了制、储、运、加、用全产业链,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氢能产业人才队伍,形成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精准选择培训地点。重点考虑有实力、管理规范、业务对口、针对性强的培训机构。上海氢能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,是国家确定的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牵头城市之一,拥有多家氢能研究机构和头部企业,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,在氢能制、储、运、加、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。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,是上海交大和国家电投强强联合共建的产教融合平台和办学特区,拥有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师资力量雄厚,能源培训优势突出,并可提供匹配生产现场的体验式、场景化和实战化培训,大大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。多名学员表示,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,破解了他们工作中的诸多困惑,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,了解了技术前沿,明白了行业发展趋势,对做好实际工作很有帮助。
精准设计培训内容。一是师资安排上,既有同济大学、上海交大、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等高校、科研机构的教授、资深研究员,也有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部门的负责人,还有国泰君安创新投资、闻基生物、上海捷氢科技、阳光氢能等知名企业董事长、总经理、首席专家,将理论指导、实战经验、宏观政策融为一体,从不同角度讲解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思考和举措,实现师资力量、培训内容的多元化,满足干部、企业的不同培训需求。二是课程设置上,既有基础理论辅导、氢能知识普及,也有国内外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;既有氢能制、储、运等技术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的讲解,也有对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展望,基本涵盖了氢能制、储、运、加、用全产业链,内容丰富,针对性强,深受学员们欢迎。三是培训方式上,采用专题授课、案例教学、情景模拟、现场考察等多元授课形式,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如,专家们对氢能助力钢铁行业减碳、绿色甲醇应用等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讲解,使学员们深受启发。组织学员走进上海交大氢科学中心、燃料电池研究所现场教学,并赴嘉定区现场考察了捷氢科技、舜华新能源、上海汽车城智行港数据中心等5家知名企业,近距离学习做大做强氢能企业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。
精准搭建交流平台。一是加强政企人员交流。在人员分配上,每一组既有市直、县市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,也有氢能企业负责人,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,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。同时,利用晚上时间,开展分组讨论,分别围绕不同制储氢方式经济性分析比较、氢能应用前景分析等进行专题讨论4次,不仅研讨了培强壮大氢能产业链的思路举措,也加深了政企之间的沟通交流,有助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。二是加强沪潍企业交流。为进一步加强上海和潍坊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,宣传推介潍坊和潍坊企业,培训班专门组织召开了上海—潍坊氢能企业座谈会,邀请上海氢能管理部门和8家企业代表座谈交流,会上播放了潍坊宣传片,发放了潍坊宣传资料,两地企业进行了充分交流,达成了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,真正将单一的业务培训放大为“双招双引”的载体,实现了培训、招商双赢。三是加强与专家教授交流。充分利用课前、课上和课下的时间,就面临的困惑和问题,向授课老师请教,研究探讨解决办法。很多企业学员带着问题来,课上积极提问,课下主动请教,就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专家、教授深入探讨,研究解决的办法,收获颇丰。
通过此次培训,机关干部和企业家们增长了知识,开阔了视野、提升了创新发展的能力。大家一致表示,将认真学习借鉴上海的先进经验、创新理念及敢打硬仗、敢啃硬骨头的魄力和勇气,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,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,为加快建设更好潍坊贡献力量。(大众日报·大众新闻客户端 李磊 许岩)
责任编辑:左丰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