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头孢,服用这些药物也不能饮酒

大众新闻客户端    2024-08-01 15:49:21

曾有这一个案例:今年40岁的刘先生是某单位的一名员工,前不久回老家感冒了,就随便吃了几片头孢。晚上和亲戚朋友聚餐,喝了些酒,随后感觉头痛、恶心想吐,本以为是感冒的原因,休息一下就好。可是刘先生的状况越来越糟,甚至出现了心慌、呼吸困难的症状,马上送到当地医院,但已经来不及,刘先生没有了生命体征。

“头孢配酒,说走就走”,很多人不当回事,但有时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!“头孢配酒”为什么可能使人送命呢?背后的元凶就是—双硫仑反应!

双硫仑反应

双硫仑又称戒酒硫,用后再饮酒会出现软弱、眩晕、嗜睡、幻觉、全身潮红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血压下降,甚至休克等反应,令嗜酒者不再想饮酒,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。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乙醛脱氢酶,阻碍乙醇的正常代谢,即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(可能好多人不一定知道乙醛是什么,它的一个本家兄弟叫甲醛,大家肯定都肯定知道它是有毒的,同样乙醛对人体也是有害的)。

双硫仑反应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,经过一系列反应,导致体内“乙醛蓄积”,从而发生中毒反应。

中毒症状一般在用药后饮酒或酒后用药的15-30分钟内出现,包括面部潮红、眼睛充血、视觉模糊、头痛、头晕,恶心、呕吐、出汗、口干、胸痛等。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塞、急性心衰、急性肝损伤,惊厥(抽风)及死亡等。

老人、儿童、心脑血管病患者酒精过敏者危险性更大。

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

目前已经证实可能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有:

 1、抗菌药物类

(1)头孢类:部分名称里有“头孢”两字的药物,如头孢哌酮、头孢唑林、头孢曲松、头孢孟多、头孢替安、头孢尼西、头孢替坦、头孢甲肟等。

提示:并不是所有头孢类药物都能引起双硫仑反应,有一部分头孢类药物没有,但非专业人士有时难以分辨,所以最好都不要与酒同服。

(2)硝基咪唑类: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甲硝唑、替硝唑、塞克硝唑、奥硝唑等。

(3)硝基呋喃类:主要有呋喃妥因、呋喃唑酮等药物。 

(4)氯霉素。

(5)抗结核病药:异烟肼。

(6)抗真菌病药:酮康唑。

提示:后五类药物在生活中应用也是较为广泛的,但常常被大家忽略,服用这些药物也要格外注意,不要饮酒。

2、降糖药:格列本脲、格列吡嗪、格列齐特、格列喹酮、格列美脲、苯乙双胍等(包括注射胰岛素)。 

另外,降糖药与酒同服还可能引起低血糖。服用降糖药物后喝酒,酒精成分可能会刺激胰腺和肾脏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增多,从而引起血糖再次下降,会诱发低血糖反应,出现头晕、头痛等症状。

3、其他:抗凝血药华法林。

用药注意:以上药物在饮酒后24小时内不要服用,其中,头孢等抗生素服药过程中和停药后7天内不要饮酒。而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,最好戒酒。

在临床上,出现双硫仑反应致死的案例其实并不多,但是我们也不要拿健康开玩笑,不要用生命当赌注。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是可以化险为夷的“大多数”。只要是使用了这些药物无论是吃还是打针,甚至是使用肛门栓剂等,服用后再使用含酒精类的酒水或食物,就容易发生双硫仑样反应。

不能与酒同服的药物

除了可能引起双硫仑反应的药物以外,还有一些药物如果与酒同服,也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危险,这些药物直接上图表

是不是感觉这么多药有些记不住、记不全?没关系,只要记住“喝酒不吃药,吃药不喝酒”就够了,吃药期间坚决不喝酒,才能确保万无一失。

含有酒精成分的其他药物和食品饮料

不止是酒,生活中一个不留神还可能会碰到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和药物,我们也要留意: 

含有酒精的食品:豆腐乳、啤酒鸭、酒心巧克力、醉虾醉蟹、蛋黄派、格瓦斯饮料、久放的荔枝等等。

含有酒精的药品:霍香正气水(含乙醇40%-50%)、十滴水(含乙醇60%-70%)、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(含乙醇90%)、硝酸甘油气雾剂、地高辛口服溶液(含乙醇9%-11%)、复方甘草口服液(含甘草流浸膏和复方樟脑酊)及一些药物的注射液、药膏等(用前要看看成分中是否有“酒精”或“乙醇”的说明)。

应急与治疗

双硫仑反应轻微时并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,关键在于其反应程度,和饮酒量并没有直接关系,不能从这方面判断是否严重,所以一旦出现,最好立即停止饮酒并立即到医院观察治疗,或者在等去医院之前尽快采取以下措施来应急。

 1、观察

停止饮酒,观察一段时间,看看是否出现不适反应(注意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心率、心律、血压等)。如果没有出现不适反应则问题不大。如果出现较重的不适反应如呼吸困难等则要及时就医。

2、催吐

如果马上能意识到酒与头孢等药同服了,可以尝试催吐,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,可能会减少发生意外的几率。

3、喝水

可以尝试适当多喝水来稀释酒精浓度,加快酒精代谢。 

提示:催吐和喝水前提是症状较轻,如果已出现呼吸困难,盲目催吐或喝水则可能造成窒息。

4、V型体位

对于出现了呼吸困难甚至昏迷休克的患者,身边的人在及时求救的同时,要解开衣服领口或围巾,使其平卧,头抬高10到15度,脚抬高20度到30度,并使头偏向一侧。

提示:保持V型体位,可以减少身体耗氧量,保证重要脏器氧气供应。 

(孙德强)

责任编辑:王浩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