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肿瘤患者活下去、活得好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打响健康保卫战
鲁中晨报 翟咏雪 2024-04-14 19:32:36原创
1992年,率先引进国内第一台伽玛刀,每年为500余例肿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;
1996年,引进使用国内首台光子刀,进一步发挥高精尖设备无创、精准打击肿瘤病灶的优势;
2004年,世界第四台、中国第一台质子刀投入使用,标志着我国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……
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外景
始建于1992年的淄博万杰肿瘤医院,在岁月的长河中见证了无数患者的健康,如今已发展为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肿瘤专科医院,将精确诊断与准确治疗完美结合,引领中国肿瘤诊断、放射治疗的新潮流。它像一束光,以扎实的学科建设、突出的人才优势、先进的技术设备、暖心的医疗服务,照亮肿瘤患者的前路,让他们活下去、活得久、活得好。
十年磨一剑
“整个过程没有什么感觉,躺在上面一会儿就完事了,很轻松。”4月8日下午,刚刚在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质子治疗中心做完治疗的患者张先生说。
质子刀
75岁的张先生来自浙江台州,1年前做过前列腺癌手术。今年年初,在复查过程中发现有肿瘤复发迹象,医生建议做放疗。考虑到放疗对身体的影响,家人多方打听了解到山东淄博有一家医院可以做质子治疗,能够精准打击肿瘤并且不伤害其他正常组织,便带老人慕名前来就医。经全面检查及多学科会诊,专家团队认为老人适合质子治疗,可有效打击肿瘤部位,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。目前,老人治疗进程已过半,下周就可以出院回家了。
每年,像张先生这样从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不计其数,质子治疗给他们带来新的曙光。
2001年,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在世界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支持下,投巨资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质子治疗设备,组建成国内第一家质子治疗中心。该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建成投用,历时十年之久,万杰医院创办人、终身名誉院长孙启玉先生称之为“十年磨一剑,梦想终成真”。质子治疗系统于2004年12月投入临床使用,使我国的肿瘤治疗迈入质子治疗的全新时代。
“与目前普遍使用的X线放疗相比,质子治疗使用更加精确聚焦的放射束来瞄准和治疗肿瘤,可以降低正常组织副反应,明显提高肿瘤治疗效果。”质子治疗中心主任陈庆说。与此同时,医院投入巨资引进质子刀、高智能伽玛刀、x刀、光子刀、诺力刀、MM50、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系统、PET-CT、PET-MR、3.0T核磁共振、640层螺旋CT、 DSA、ECT等一大批世界顶尖的影像诊断和肿瘤治疗设备,填补多项国内设备技术空白。
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
为儿童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
对于今年31岁的小涵(化名)来说,19年前在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的质子治疗不仅给了他第二次生命,也让他的家庭重燃希望。那时,小涵不幸患上了四脑室髓母细胞瘤,被医生告知已经没有救治的机会。通过朋友介绍,小涵家人选择世界先进的质子治疗技术,在医院医护团队精准、精心诊疗护航下,小涵奇迹般地康复了,重回正常生活。
与成人恶性肿瘤不同,儿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以几十年为单位,继发肿瘤风险更高,因此放射治疗是儿童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。但发育中的组织更容易受到辐射的影响,因此降低放射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十分关键。质子治疗通过精准“定向定点爆破”技术,在治疗肿瘤的同时,降低副作用,降低远期放射毒性,减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。
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,如果孩子患上肿瘤将是家庭的严重打击。在提供先进诊疗技术的同时,2023年,医院与淄博市红十字会联合组织儿童肿瘤救助项目,发挥质子治疗优势,对符合条件的3-18岁儿童实体肿瘤患者进行质子治疗救助,有效解决患者家庭经济负担,用爱守护天使,回馈社会。
多学科诊疗让更多患者受益
每周一到周五下午四点,是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固定的专家会诊时间,肿瘤多学科诊疗(MDT)团队专家齐聚一室,共同探讨新入院患者情况,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化、规范化、个体化的治疗,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。与此同时,一些疑难、罕见肿瘤疾病的诊治,也通过多学科专家群策群力,根据疾病的蛛丝马迹进行综合判断。
医院多学科会诊
集全院相关科室的力量,一站式为患者会诊,给患者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方向,制定详细周密的治疗计划,不仅为患者提供了规范、精准的诊疗服务,得到患者及家属一致的肯定,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学习、共同提高,推动医院肿瘤精准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。
“有这么多专家集中讨论我的病情,为我制定专属的治疗方案,让我十分感动,也放心多了,我一定会积极配合治疗,早日战胜病魔。”患者付先生说。
以“匠心”,筑民心。未来,医院将始终践行守护人民健康的初心和使命,在群众、患者中树立起良好的医院形象,形成了以肿瘤精准放疗为重点,利用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、中医药治疗、免疫治疗等技术手段,全面覆盖所有肿瘤病种,建立起完整的肿瘤特色学科群,做群众健康守门人。
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翟咏雪 张钊瑞 张震 通讯员 俞雯
责任编辑:孙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