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·雨水|春风轻梳柳 夜雨润花时

大众新闻客户端 卢昱  沈静  巩晓蕾   李洪翠   2024-02-19 21:35:54原创



1 气候 春意萌发 甘雨时降

今天,我们迎来雨水节气。若说立春是春天的“奏鸣曲”,春意萌发、春寒料峭,那雨水便进入“变奏曲”,东风解冻、甘雨时降。此后,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

古书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立春之后,水行再以雨水的节气方式呈现,欢迎春天到来。

古人将雨水节气分为三候:一候獭祭鱼;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动。水獭开始捕鱼了,淘气的它们将鱼摆在岸边,学着人类的样子先祭后食;五天后,知时之鸟的大雁,感知到春信,即刻北飞;又五天,草木随大地升腾的温度抽出嫩芽,雨媚风娇中,莺飞草长。

2 农事 春雨贵如油,耕种就起头

春雨贵如油,耕种就起头。连陶渊明都在雨水时节写道:“农人告余以春及,将有事于西畴。”

雨水后的齐鲁大地,农人正忙着翻田,将杂草等深埋地下,还要忙着给麦田除草、追肥、给果树剪枝,尤其是准备为小麦浇返青水。小麦从返青到起身要经过二三十天的时间,各地气温不同,经历的时间有差异,具体什么时候浇返青水,还要看麦苗的生长情况。

在山东,关于雨水节气的民谚,更是一箩筐,如“雨水有雨庄稼好,大春小春一片宝”“立春天渐暖,雨水送肥忙”“到了雨水天,生产全开展;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觉”“雨水有雨庄稼好,大麦小麦粒粒饱”“冷雨水,暖惊蛰”“暖雨水,冷惊蛰”“雨水东风起,伏天必有雨”等等。在胶东地区,正月中下旬农家会择母仓日照方向祭神、饷耕牛,名曰“试犁”,也在为春耕蓄力。

3 习俗 花朝迎春

清代潍县知县郑板桥有副对联:春风放胆来梳柳,夜雨瞒人去润花。雨水浸润了干枝,花骨朵开始释放积蓄已久的锦绣。中国人爱花,那娇艳脆弱的精灵,代表着生命的孕育和轮回。

雨水时节,还有一个逐渐被淡忘的节日——花朝节。花朝节,花朝节,亦称花神节、百花生日、花神生日。为花确定生日,并为此举办盛大的节庆活动,这得是在爱花爱到何等彻底的民族中才能产生的风俗。可因各地花信早迟有异,随着时间的推移,花朝节在南北方出现了差异。

4 养生 

疏肝理气,护脾祛湿:春天万物复苏,人体肝气旺盛,此时养生不当易损伤脾脏。雨水节气之后,降雨有所增多,湿邪较重。应调畅肝脏,保持肝气调和顺畅;同时,内以养护脾气,外以清利湿邪,使脾胃阴阳相合,升降相因,润燥相济。

清泻内热,做好“春捂”:雨水期间要注意“倒春寒”现象。此时气温偏低,湿寒的气候仍需注意保暖,要做好“春捂”。“倒春寒”容易使人内脏郁热,人们很容易出现口舌干燥、口腔溃烂等情况,俗称“上火”,应注重“清内热”。

自我保护:春季是常见病多发季节,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时期。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皮肤病、高血压病等的人,此类病人要积极保护自己的身体。

5 赏景 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

春日里,曲阜尼山圣境即将迎来一场场桃花盛宴,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,渲染着尼山圣境,又像是一团团云霞,映着充满生机的曲阜大地。

来源:尼山圣境

在威海刘公岛,春不是单薄的色彩,更是与古建筑的浪漫邂逅。每当微风吹过巍峨的古建筑,桃花笑靥应约而来,春日更添别样韵味。

来源:刘公岛景区


6 诗词

渔歌子·西塞山前白鹭飞

(唐)张志和

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
青箬笠,绿蓑衣,斜风细雨不须归。

春夜喜雨

(唐)杜甫
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
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
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

(唐)韩愈

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
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
作者:卢昱 李洪翠 沈静

美编:巩晓蕾

策划:姚广宽

责任编辑:李洪翠